邮箱:
WWW:
公司地址:成都市双流县机场路常乐二段12号附53号潮汕会馆
三线建设岁月峥嵘激情燃烧 大山区崛起大工业绽放光华
五十载斗转星移,半世纪沧桑巨变。
50年前的今天,1965年3月4日,毛泽东同志作出同意成立攀枝花特区的“三·四”重要批示,开启了攀枝花五十年开发建设的宏伟历程。
凝聚着中国三线建设的拼搏与荣光,攀枝花,一座承载着共和国梦想的城市,如今走进50华诞。
3月3日,纪念攀枝花三线建设50周年暨三线建设博物馆开馆仪式在攀枝花市举行,仪式结束后,来自五湖四海的三线建设者兴致勃勃地迈入展馆,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成昆铁路建设者吴忠仕在展厅一处看见搭了一个席棚,思绪瞬间被拉回了50年前。“1965年,我来到攀枝花修铁路时,就是住的这种席棚子,比现在的帐篷还要简陋。”他告诉记者。
住席棚子,喝黄泥巴汤水,出门连路都没有,这就是50年前攀枝花三线建设者们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调整,掀起了建设大三线、巩固大后方的滚滚热潮。响应国家号召,来自全国各地,数十万名像吴忠仕这样的建设者齐聚攀枝花,肩负起了建设攀枝花的重任。“那时虽然条件极端艰苦,但我们也有战天斗地的豪情,艰苦奋斗嘛。”攀钢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赵忠玉驻足在1970年攀钢炼出第一桶铁水的照片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建设者们凭着这股韧劲和干劲,硬是在2.5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创下了“钒钛光华”、“车轮上的工业基地”、“30万军民打通成昆铁路”等世界工业建设史的奇迹,铸成一座“象牙微雕钢城”。“攀枝花三线建设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成功之路,探索出了一条在大山区建设大工业的可行路径,为国家三线建设提供了标杆、作出了示范。”攀枝花市委书记刘成鸣如是说。
改革开放以来,新一代攀枝花人沿着前辈足迹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轨,先后完成了总投资90亿元的攀钢二期工程,建成了20世纪中国最大的水电站——二滩电站,年平均发电量达170亿千瓦时,初步建立起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特色工业体系。
如今的攀枝花已经发展成中国西部重要的钢铁、钒钛、能源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成功跻身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域纳入国家级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是全国最大的钒钛原料基地、钒钛钢生产基地和世界第二大钒产品生产基地。
50年开发建设,攀枝花不仅以钢铁、钒钛成就了物质文明,还孕育和铸就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攀枝花精神,激励着一代代攀枝花人不懈奋斗,不断续写光荣篇章。
四川省潮汕商会摘自四川新闻网